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2月23日09版)
  本報訊(記者蔡夢吟)如何面對“熊孩子”?一年級小朋友如何適應社會化環境?孩子和家長如何看待分數和頭銜?日前,湖南衛視萌童校園成長真實記錄節目《一年級》在京舉辦看片會。
  看片會上播放了《一年級》第9期節目。片中,孩子們迎來了期中考試。儘管一年級的課業壓力相對輕鬆,但家長們的反應激烈:孩子考百分的,父母大喜過望;孩子分數不理想,家長趕緊開始給補課;稍微有不足的孩子,爸媽恨鐵不成鋼……
  分數,對一年級的孩子及家長究竟意味著什麼?教育部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傅國亮認為,考試確有存在的必要,分數也具有一定的鑒別價值,是對孩子智力和性格等各方面的參考依據之一。但有些家長過於看重分數代表的名次、面子,“其實家長更要看重的是分數後面代表的是一年級孩子的生理、心理認知特點與水平”。
 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首席教育專家、知心姐姐盧勤也明確表示,“成長比分數重要”,考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但不應讓孩子感覺壓力太大。盧勤說:“不要用一個分數就決定孩子的好壞,每一個孩子都是多彩的。一年級是人生正式開始學校教育的第一年,家長應多關心孩子過得快樂不快樂,和同學相處融洽不融洽等問題,評價標準應該多元化。”
  讓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,也是《一年級》所探討的理念之一。看片會專家的觀點形成了交鋒:盧勤認為:“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需要親情和友情,這種陪伴在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發展過程中很重要。”光明日報副總編輯沈衛星認為:“中國是親情社會、熟人社會,現代社會需要孩子們學會從陌生環境走出去,學會‘樂群’,寄宿是一個很好的機會。”《一年級》節目總導演徐晴說,圍繞節目的種種爭論恰恰反映了節目的社會效益。
  “幼小銜接”,是中國家庭最關註的教育階段之一。此前,國內尚無電視節目對此有相對完整地進行記錄和思考。《一年級》填補了這個空白。  (原標題:“熊孩子”如何看待分數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oaeiog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